“房子大了,電話小了,日子越來越好……”每當(dāng)我哼起宋祖英阿姨的《越來越好》這首歌時,我的心就會隨那歌聲歡快地飛躍起來,似乎每一個音符都急于把它們所經(jīng)歷的一切告訴我。
DO……我來到了外公、外婆們年輕的年代。常聽外公說,他以前可是抗美援朝出來的呢!可他們當(dāng)時吃的是草根,啃的是窩窩頭……饑餓、嚴(yán)凍把他們包圍了,但打起那小美國鬼子,就什么都忘了。
RE……我眼睛眨吧眨吧。咦,這不是外婆嗎?在那么冷的冬天里,洗著一大盆衣服,一雙凍得通紅的小手不時往嘴邊哈哈氣,可是卻不見得有什么效果,只見她打著哆嗦。
隨著MI……的一聲,中間攙雜著哭聲,是誰呀?我揉揉雙眸。“大姨”,我不禁叫了一聲,沒有答應(yīng)。只見外婆正從地里挖了個紅薯向大姨走來,顧不得洗,往身上一擦,隨之就塞入大姨的嘴中。
看到這兒,我的眼睛濕潤了,我迫不及待地按下了FA鍵,真希望看到的不再是那令人揪心的場面。“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高昂激越的歌聲在我耳邊響起。外公在敲鑼打鼓,外婆在扭著秧歌。看到他們那一雙雙對未來充滿希望的眼神,真替他們高興。
我的手剛觸到SOL鍵,一臺14寸的黑白電視機馬上映入眼簾。對于我來說,那實在是太平常了:沒有彩色的熒屏,沒有精彩的動畫片,沒有豐富的文藝節(jié)目。但滿堂屋的人卻看得多么認(rèn)真。當(dāng)時,外婆家還是第一個買電視機的人,電視機雖小,但每天來看電視的人可是比肩繼踵。
我欣慰地走進(jìn)LA鍵。只見村里人個個都喜氣洋洋的。房門上窗戶上都貼上了紅雙喜,炮竹聲噼哩啪啦地響個不停。原來是三舅結(jié)婚了,成套的家具搬進(jìn)了房里。這時,我看見了以前的我,扎著羊角辮,衣服雖不很漂亮,但周圍的喜悅氣氛已全部遮掩了那一切。
沒來得及回頭,SI鍵里那條彎曲、崎嶇的山路又在我眼前出現(xiàn)了。記得以前,全村唯一一臺拖拉機每逢趕集就會載著一群膽大的小伙子們在那條路上“噠噠噠”地開往街上。而對于那些年紀(jì)大的老人們就受不了那具有“特效減肥藥”的車子了,只好委屈委屈自己的雙腿,走幾公里的路了。
這一切實在讓人留連忘返,我依依不舍地走出SI鍵,來到了新的21世紀(jì)。隨母親去外地生活了三年,這一次回外婆家與往年可真是大不一樣:家家戶戶屋前屋后,山坡菜地都栽上了橘樹。一棵棵橘樹翠色欲滴,如一個特大驚嘆號。時值金秋,橘子熟了,黃里透紅,像寶石綴在那綠色的天幕中。外公笑瞇瞇地摘下幾個,遞給我:“嘗嘗吧,甜著呢。是新改良的品種,價格好,又暢銷呢。”這不,外公家的電話又響了,是客商前來訂貨了。
望著翠色的橘樹、端祥挺拔的高樓、凝視寬闊的馬路、眺望來來往往的車輛,我如品甘醇,欣欣然,陶陶然。
DO、RE、ME之后,中國的現(xiàn)在走起路來特別快,“三個代表”,“黨的十六大”都有似春風(fēng)吹遍神州大地,人們個個喜氣洋洋。走在平坦的馬路上,我又不覺地唱起來“橘子紅了,馬路寬了,房子大了,電話小了,日子越來越好……”
(作者系月溪中學(xué)學(xué)生,獲“桔子紅了”征文三等獎)